■张栓柱
美意延年辞旧岁,金猴欢悦迎新春。猴年春节,眨眼间就过去了。
今年春节,大家特看重“年味儿”。不过在弄明白“年味儿”之前,我们先看这样几个问题: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有多少家庭在饭店吃的?哪些人陪同父母看春晚、包饺子、聊天、守岁了?有多少人去戒台寺、潭柘寺参与撞钟祈福迎新年仪式?新年假期有多少人去逛天坛、龙潭、厂甸等庙会大集?大年初一初二谁去街坊四邻家拜年祝福了?谁家过年准备的糖果还是花生瓜子、杂拌儿糖?哪个做长辈的还给孩子一元五角压岁钱?
这些年,老百姓的兜鼓了,日子富了,不再吃糠咽菜、补丁摞补丁。由此,年味儿也就跟着发生了变化。年味儿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穿什么、怎么吃怎么喝怎么玩怎么穿这些形式与内容上,关键是理念变了,质量变了。很多人在思考过一个什么样的年,是过一个民俗的、家乡的、老北京的年,还是过一个时尚的、富庶的、大城市的年。因此,“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那种年,女孩子穿花衣、玩灯笼,男孩子滚雪人、放鞭炮,陪着老人聊天玩牌、包饺子、炸年糕炸排叉那种年,显然越来越淡、越来越少。尤其是人们走出了乡村四合院,走出了低矮昏暗的老旧平房,住进了高层楼房,早年裹着乡土气息的年味儿,如何离我们不越来越远呢?
昨天的年味儿去哪儿了?它在时代前行的脚步下,在岁月的记忆中,而且,升华为韵味更浓、情感更深、品质更高的年味儿。比如,近年从城市到乡村大小庙会集市上的羊肉串、驴打滚、豆汁儿、冰糖葫芦等各种风味小吃,泥塑、糖人、风车、灯笼等色彩缤纷的民间手工艺产品,踩高跷、扭秧歌、太平鼓、戏曲杂技等民间艺术表演,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年画、窗花,广播电视里播出的相声小品、歌舞戏曲等一台台晚会节目,让我们尽情享受着民俗的、家乡的、老北京的乃至东西南北各民族的年味儿。
昨天的年味儿去哪儿了?它在每个人的乡愁情怀里,在每个人的日子中。虽然大家都告别了早年乡村四合院、平房小院那种松散宽绰、随意自在。但是,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微信相约、电话聊天、视频见面、饭店聚会的平台,不但越来越宽阔、越来越便利、越来越顺畅,而且,更加与时俱进、绿色环保、文化时尚,更为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
年味儿沉淀得愈久远,愈浓香醇厚。昨天的年味儿,首先是淳朴浓郁的民俗、民情、民风,同时又是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民生经济。就如您回味的年味儿是那年在自家院子里用烧柴锅炖猪头,他回味的是陪着老父老母就着饺子喝口二锅头,她回味的是带着娃娃回娘家和老母亲说笑逗趣……这份情感真挚、情真意切的年味儿,泽润着乡愁的画卷。
昨天的年味儿,其实就像刚刚过去的这个年,二三十年以后,那年味儿该是更加旖旎缤纷、清冽甘甜,令人回味眷恋。
- 标题导航
- 建立信息库 保护古村落
- 强化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增收
- 开学第一天 同庆元宵节
- 为环卫工人送元宵
- 农村地区8000盏太阳能路灯维修管护有着落
- 清水镇惠民暖心年味儿浓
- 永兴社区举办“红色记忆伴我成长”竞赛
- 多项民生工程 惠及全区群众
- 我区公共机构能源消费增速明显回落
- 多部门联合检查娱乐场所
- 什么是量化宽松
- 区工商分局推进企业信息年报公示工作
- 永定镇“两个推进”优化产业结构
- 军庄镇四项措施强化村级财务监督
-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运行良好
- 我区首个激励型孤儿助学项目启动
- 探访潭王路铁路涵洞改造工程
- 慈善助学成就山区学生梦想
- “暖心包”温暖服务对象
- 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迁址公告
- “青春课堂”为学生寒假生活增添色彩
- 永定镇加强劣质燃煤监管
- 六项措施保障元宵节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无疫安全
- 区食药监管局专项检查元宵节食品安全
年味儿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