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与民俗附有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精髓,更是农耕文明延续下来的精华。各地民俗之所以远远流传并生生不息,重要原因是其传播方式大众化、娱悦化,传播内容为精神生活所必需,大众所喜闻乐见。
我区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许多民间文化,许多民间传统习俗,了解民俗、民风我们会发现蕴含其中的民俗文化对社会生活有深刻影响。这种历史传承的民俗,对推动社会发展,净化社会风气有重要作用。民俗民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妙峰山庙会,京西幡会,京西太平鼓、古道文化、永定河文化等民间精粹传承着不俗的文化内涵。
例如,每年正月十五和十六在千军台庄户两村举行的京西幡会,就是汇集了古幡乐、地秧歌、舞狮子、擎古幡等喜闻乐见的艺术与娱乐形式。通过与先人圣贤的“神交”,表达老百姓祈求天地人之间和谐共处,保佑人们五谷丰登、多子多福、避灾避难避险的心愿,这种几百年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附着道家文化、佛文化和儒文化以及“敕封”的古幡文化精髓,保留着古代音乐音响,延续古代古人与今人所追求的美好梦想与期许,一年一度的京西幡会保留着许多古代文明符号。老百姓崇尚英雄,敬畏天地,通过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教化村民及后人,保护环境,庇护子孙,希冀把古老民俗及其蕴含的价值观传承下来。
民俗是一本厚厚史书,附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信息及文化脉动。点旺火、唱大戏、赏花灯、猜灯谜、赛龙舟、演太极,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传递我们这个民族,对大自然的敬仰,对自身生存发展所需凝聚力的渴望及对未来的祈祷。
深入老百姓之中,所闻所见的民俗、神话、传说、谚语、歌谣等口头传统以及民间工艺、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等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共同构成传统文化基石。孕育民间的民俗是一座巨大宝藏,无论建筑群落、桥梁、庙宇、祠堂,还是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商贸集会、节庆祭祀、信仰崇拜都传递着一种文化的力量,有着不俗的文化张力及历史性的影响力。如今居住环境改变了,生活方式变化了,虽然吸收了许多现代文明的因素,然而,大众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并没有变化,说明嵌入民族骨髓中的文化基因既是草根文化传承的生命力又是蕴含国粹精华的文化载体。
民俗民风不可小觑,日复一年又一年民族节日的乡土习俗,正是民俗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节日”。节日未到,老百姓就已攒足劲以展示一把;节日一到,老百姓以各种形式“狂欢”与祈祷。这股民俗文化的力量,感染身边每个人,激励社会每个家庭,保佑一方百姓平安。千百年来,无论经过何种历史风雨洗刷,也不论历经何种磨难,更不管外来文化冲击多甚,根植老百姓方方面面生活的民俗、民风不断传承并演进,生生不息的滋润着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神州大地民俗民风得以流传,民俗文化得以传承之事实,足以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地域人与自然的天然沟通心愿,足以表明民俗之高雅,民俗之不俗。飞鹰/文
- 标题导航
- 建立信息库 保护古村落
- 强化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增收
- 开学第一天 同庆元宵节
- 为环卫工人送元宵
- 农村地区8000盏太阳能路灯维修管护有着落
- 清水镇惠民暖心年味儿浓
- 永兴社区举办“红色记忆伴我成长”竞赛
- 多项民生工程 惠及全区群众
- 我区公共机构能源消费增速明显回落
- 多部门联合检查娱乐场所
- 什么是量化宽松
- 区工商分局推进企业信息年报公示工作
- 永定镇“两个推进”优化产业结构
- 军庄镇四项措施强化村级财务监督
-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运行良好
- 我区首个激励型孤儿助学项目启动
- 探访潭王路铁路涵洞改造工程
- 慈善助学成就山区学生梦想
- “暖心包”温暖服务对象
- 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迁址公告
- “青春课堂”为学生寒假生活增添色彩
- 永定镇加强劣质燃煤监管
- 六项措施保障元宵节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无疫安全
- 区食药监管局专项检查元宵节食品安全
民俗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