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年根近了,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什么是年味儿呢?如果到街上问问正在办年货的人们,能具体说出来的人恐怕并不是太多,相反的你能听到,这些年的年味儿越来越淡的说法。
记得有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从歌谣中不难看出,在过去,进入腊月二十三,过年的诸事提到了生活日程上来,年前的准备工作按部就班,它成为过年时人们的行动指南,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民俗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保留下来的仅仅是扫一扫尘土,收拾一下家,在除夕贴上春联,初一给长辈拜拜年,小孩子挣点儿压岁钱,这个年就算过了。加上近些年网络、电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年味儿自然也就淡了许多。
年味儿的浓淡,与民俗文化的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小时候过年,我们要写春联,扎灯笼,剪窗花,扭秧歌,看大戏,吃好的喝好的,穿新衣服,给长辈拜年挣压岁钱,这些传承了数千年的民俗,烘托出的是喜庆的节日气氛,传递着民族特有的一种温情。那时因为物质匮乏,过年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无非就是这些。
那么,怎样能保存住年味儿,让这一传统传承下去呢?许多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笔者在网上看到许多条新闻: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在肖家营花卉基地举办燕赵文化民俗大庙会,让人们从中找回久违的年味儿;山西孝义市历时23天的年俗文化节,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导,让年俗文化成为一种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河南安阳市为期12天的2016猴年新春非遗、民俗文化展,让休假在家的人们走出去相互交流,体验真正的年俗文化;在北京过年,庙会是最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地坛春节庙会、八大处新春祈福庙会,甚至还有石景山游乐园洋庙会。这些活动的展开,让现代人体验到了年味儿,对民俗的传统有了进一步地认识了解,并得以继承。
其实,民俗并不只是这样,民俗是一种文化,需要丰富更新。我们写春联常写辞旧迎新,也包含扫除思想上陈旧落后的观念,腾出空间,迎接新的理念,与时俱进,在保留已有的民俗传统的同时,应该丰富其内容,更新其形式。现在的看春晚,微信拜年,自驾游过年,手机上的拜年红包,等等,这都是过年民俗文化的更新与丰富,只不过是形式变了,但传承的亲情温情并没有改变。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满足,精神生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的年俗活动也越来越多。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正向假期转变,长假期间一家人自驾游去赏民俗,去看大戏,欢欢喜喜地游玩儿过大年渐成时尚。
眼下春节已经过去,但年味儿依旧不减,这与各地举办的民俗庙会展览分不开的,它必将留置在人们的记忆里,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让年味儿在民俗文化的发展中代代相传下去。文化的多元并不影响年味儿的浓淡,相反的是一种促进。新的时代新的民俗文化还没有完全更新完善,年味儿的新概念新感觉也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因此我们不但要把传统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还要丰富其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年味儿不会变淡反而会越来越浓。 温国/文
- 标题导航
- 建立信息库 保护古村落
- 强化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增收
- 开学第一天 同庆元宵节
- 为环卫工人送元宵
- 农村地区8000盏太阳能路灯维修管护有着落
- 清水镇惠民暖心年味儿浓
- 永兴社区举办“红色记忆伴我成长”竞赛
- 多项民生工程 惠及全区群众
- 我区公共机构能源消费增速明显回落
- 多部门联合检查娱乐场所
- 什么是量化宽松
- 区工商分局推进企业信息年报公示工作
- 永定镇“两个推进”优化产业结构
- 军庄镇四项措施强化村级财务监督
- 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运行良好
- 我区首个激励型孤儿助学项目启动
- 探访潭王路铁路涵洞改造工程
- 慈善助学成就山区学生梦想
- “暖心包”温暖服务对象
- 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迁址公告
- “青春课堂”为学生寒假生活增添色彩
- 永定镇加强劣质燃煤监管
- 六项措施保障元宵节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无疫安全
- 区食药监管局专项检查元宵节食品安全
民俗文化可让年味儿更浓